


若是没有文物建筑,则 新建筑根本不可能以当前的形式存 在, 也无从延续, 无法沿用遗产建筑的轮廓, 比例尺度和形象。 但是同时, 我 们在新老建筑之间也故意设置了一个清晰的变化界 限。新建筑的天窗, 沿长边设置的玻璃竖肋, 一个无柱的双 层通高 空间, 以及一个透明的玻璃入口立面都展示了这种变化。新大楼的 主入口立面设置了斜角以转向文物 建筑, 这样的姿态表明了新建筑对旧有建筑的重视程度, 文物建筑就像它的前辈, 它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层级关 系来向文物建筑致敬。


我们在开始考虑这个富有 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场地和建筑时, 设想了 两种可能的对策。首先,通过在历史建筑周围创造一个“隐形”的神圣边界,保持新建筑与其之间的适当距离,尊重历史建筑的重要地位。然而,这种设计虽保留了历史建筑应有的尊崇,却也错失了融入槟城丰富遗产背景的宝贵机会。
第二种策略的考虑是以谦卑的态度向文化遗产致敬, 把自己变成它 的“延续”, 并同时向现代转变。这种方法旨 在创建一个新与旧的 联系, 并保持一个巧妙的平衡,使二者同时得以展现。

